- EN
- 登录
2023年11月11日 官方报道
3.0版本”上新!艺术家炭叹最新沉浸式环境剧场作品迎震撼首演
- 晶报
历经4个月的孵化创作,近日,由著名跨媒介艺术家炭叹导演/剧构的沉浸式、参与式环境剧场作品《宇宙方舟2020之火龙眼》「Space Ark 2020_Day 1381」 盛大上演于五千平米的价值工厂机械大厅。

「Space Ark 2020」是由艺术家炭叹发起的系列作品,是一个不断“生长”的、公共参与性的跨学科表演艺术项目。它以社会中的特定场景空间为舞台,以普通人的真实经历为素材,以幽默、科幻的视角来讨论2020后人类的总体境况。此次表演是这个项目的“3.0版本”,把蛇口价值工厂气势恢宏的机械大厅化身为一艘宇宙飞船。
一些在地居民和机器人、虚拟人登上了飞船,成为了也许是最后一批能离开地球的人。
但是,他们每人却被困独立的太空舱,并受制于无形的人工智能力量,谁也不知飞船何时发射,或毁灭。而他们的命运——将由每一个参与的观众决定。观众们需要解开飞船动力的奥秘——藏于飞船的前身——广东浮法玻璃厂的遗骸中。广东浮法玻璃厂曾是八九十年代中国最先进的浮法玻璃厂,1985年由中、美、泰三国合资1亿美元兴建。
1987年,这里的开厂炉火曾由一条喷火的巨龙点燃……
自2013年深港建筑双年展以来,玻璃厂被改造成深圳著名创意园区“价值工厂”,化身为深圳改革开放历史的重要打卡点,代表着蛇口的工业记忆和“敢为人先”的精神。
表演使用的“机械大厅”面积超过五千平米,大厅里气势恢宏的88个熔窑柱头,宛如兵马俑阵营。导演炭叹根据厂房和柱子的天然结构,切分了十个“太空舱”作为8组演员的“房间”。在装置和灯光的作用下,曾经被人们遗忘的老工厂在一瞬间成为了一艘承载未来的宇宙方舟。


这是一个参与式、沉浸式的特定场景剧场,以游戏、探险的方式激发一场链接过去和现在的追忆和思考,以科技的力量呈现未来的幻想与追问。
此次创作团队集合多位业界大咖,如实验音乐人李劲松、未来艺术策展人张海涛、北京大学计算机艺术系创始人/人工智能艺术家高峰、武汉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主任/资深舞美设计贾思,跨界制作人/社区活动家屈虹等,打造一个跨媒介、跨学科的共创矩阵。
在技术方面,本剧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计算艺术实验室合作,定制了独有的数字人角色和操作系统、以及新媒体影像内容;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智能机器人也担任了剧中的主要角色;另外,易科国际带来了先进的沉浸声音响系统,将打造渗透整个空间的声音体验。
在剧情部分,还加入了ChatGPT这个“编剧”创作的线索与台词,让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博弈成为现实。
导演炭叹认为,环境剧场或特定场景剧场,不该只用“环境”或“场景”作为舞台背景,而要“让环境说话”。于是,炭叹找到了这个工厂的几位“原主人”——浮法玻璃厂的元老级员工们。一方面,她邀请电气工程师王立辰作特别顾问,他就是1987年开厂点火仪式中“火龙”的喷火系统设计者。另一方面,更邀请了一位真正的玻璃厂工人(刘坤荣)来出演!
他们用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带观众穿越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更特别的是,本剧也延续了炭叹的前几部作品的特色,除定向邀请个别专业人士之外,也在地招募了能代表当地的合作者与表演者。
大部分演员为在深圳、尤其在蛇口招募的普通人,年龄从8岁到68岁。他们展现了自己真实的身份、故事与情感,包括蛇口图书馆的退休管理员、做国际物流的小微企业主、国际学校的小学生、从农村老家来深圳的老人、玩二次元的中医、艺术疗愈师,还有几位国际友人——让人们的视野触达斯里兰卡上涨的海平面,和乌克兰的连绵战火中……

在此基础上,最后的表演作品以在地社群能量为动能,让本地居民成为了聚光灯下的主角,用集体智慧一起打造了这艘“宇宙方舟”。

